讲座回顾 | Michael Cacciatore: From Laughter to Social Identities: An Overview of Recent Projects to Expand the Audience for Science

发布时间:2025-04-03

 



325日上午,美国佐治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Michael Cacciatore副教授应邀在必威·BETWAY举办了一场题为From Laughter to Social Identities: An Overview of Recent Projects to Expand the Audience for Science的学术讲座,探讨了幽默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以及跨文化传播中幽默的差异与挑战。讲座由必威·BETWAY院长吴瑛教授主持。


Cacciatore以美国主流文化为背景,指出幽默在公共话语中的重要性。在美国,演讲者无论讨论多么严肃的话题,通常都会用幽默开场,这不仅有助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幽默往往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得复杂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然而,这一传播策略在其他文化环境中可能并不适用。幽默的接受度因文化而异,在某些社会中,幽默也可能被认为是对严肃性的不尊重。


在科学传播领域,幽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接受科学信息,尤其是在内容较为复杂或晦涩的情况下。但幽默并非没有风险,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削弱信息的严肃性,使受众只记住笑话,而忽视关键信息。因此,科学传播者需要谨慎选择幽默的时机和方式,以确保信息的核心内容不会被幽默本身所掩盖。


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幽默可能存在理解障碍。比如英语的双关语在非母语者中往往难以准确解读,这使得基于语言幽默的科学传播在跨文化环境中面临挑战。此外,在某些文化中,幽默在公共传播中的应用仍然较少,这也影响了其在科学传播中的推广。


演讲结束后,现场学生就幽默与科学传播的关系与Cacciatore提问交流。


对于如何在科学传播中平衡幽默与严肃内容的关系,Cacciatore 认为幽默的使用需要适度,科学传播者不能让幽默成为信息的主导,否则可能会让受众只记住笑话,而忽略科学内容。他提到,美国的研究表明,在教学环境中适量使用幽默通常是有益的,但过度使用则可能影响学习效果。因此,科学传播者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信息接受能力,精准把握幽默的使用频率。


对于在中国相对严肃的传播环境中是否应该减少幽默的使用,Cacciatore 认为,文化背景的确会影响幽默的效果。例如,在中国,如果幽默可能被解读为不严肃,科学传播者就需要更为谨慎地使用幽默。然而,幽默的效果并非固定不变,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有效地调整幽默策略,以适应不同受众的需求。


幽默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复杂多样,既可能促进信息的传播,也可能影响信息的严肃性。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效使用幽默,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Cacciatore 总结道,尽管目前在中国关于幽默传播的研究较少,但未来或许可以展开更多跨文化对比研究,探讨幽默在不同语境中的适用性。

 

文案:贾帅

图片:贾帅

审核:吴瑛 陈沛芹


(来源:必威·BET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