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必威·BETWAY举办课程建设交流会,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上海高校优质在线课程、课程思政专项精品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专项、在线课程专项等各级课程建设项目的优秀教学团队齐聚一堂,分享课程建设成果与教学经验,聚焦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亮点纷呈
冯桂尔老师的《从Excel到Python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呈现》,通过案例教学、在线实验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核心技能,提升学生结合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化数据处理能力,体现了文工交叉的创新教改理念。
侯微老师的《数字音频与广播创新》课程通过技术、艺术、内容、产业四个模块积极推动沉浸式、交互式教学。通过引入“声音”元素,强化课堂氛围的代入感和互动性。该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有多名学生在此基础上成功申请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充分展现了教学创新成效。
张军芳老师围绕《网络传播》课程,分享了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探索与成果。团队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结合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和数字化手段,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分析与讨论。团队不仅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获得教学成果奖,还成功指导多篇优秀学生论文。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探索“AI+思政传播”的新模式,以推动思政教育创新。
专家交流聚焦项目优化
在专家交流环节,几位获评上级课程项目认定验收优秀的老师分享了各自的项目成果。
陈沛芹老师领衔的《媒介与社会》课程,强调了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课程,在双语课堂中加强内容创新,并结合“老带新”的教师培养机制,探索多样化考核,通过引入慕课、教案优化等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严怡宁老师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英语新闻写作基础》的多轮建设实践,围绕提升课堂积极性、增强课程实用性、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等与老师们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并对课程项目申报及建设规划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及指导。
围绕《导演基础》课程,陈大可老师直面课程中案例不够、实践不足、思政较硬等问题,提出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全程参与项目等方式优化课程设计。陈老师的教学理念强调挖掘红色资源、思政全流程融入、学界与业界结合、成果化导向,以实践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专家点评与展望
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宋艳老师和冯超老师、学院督导组沈雁老师以及教学副院长吴秀娟老师共同参与了课程建设项目验收和交流。各位专家充分肯定了学院课程建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各位老师在教学中的辛勤付出表示赞赏。此次评审不仅为学院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创新注入了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教学创新为动力,推动课程改革迈向新台阶。
文字 | 王可璇
图片 | 王可璇
审核 | 吴秀娟